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要件

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要件

时间:2024-04-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91
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听起来似乎很陌生,其实它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那么,到底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之一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这意味着通过一定的事实结果,该方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利益仅限于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财产利益,而不包括精神利益。判断是否存在财产利益,通常通过将受益人现有的财产或利益与在没有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的情况下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进行比较来确定。如果现有财产或利益增加,或者应减少但未减少,就可以认定存在利益。此外,如果既有得利又有损失,并且在损益抵销后仍存在剩余的利益,也可以视为存在利益。

一方受有损失

不当得利的成立还要求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是不成立的。例如,如果甲投资兴建广场,导致乙的房屋价值大幅增加,尽管乙获得了利益,但并未给甲造成损失,因此对于甲而言,不构成不当得利。在这里,损失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以及应增加但未增加(可得利益)的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况,受损人无需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只需证明根据通常情况,财产应当增加即可认定存在损失。换句话说,判断是否“应增加”不必要求其“必然增加”,只要在通常情况下受损人的利益可能增加即可。例如,如果一个人无权使用他人的房屋,无论他人是否有使用该房屋或出租给第三方的打算,该房屋所有人都可以认为受到了相当于租金金额的损失,因为他对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潜在价值受到了侵害。

利益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成立还要求受益人取得的利益与受损人所受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取得利益所导致的。需要注意的是,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所得利益的范围不必相同。无论受益大于损失还是损失大于受益,都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只会影响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此外,受损人所遭受的损失与受益人所获得的利益的形式也不必相同。例如,如果一个人无权处分他人的物品,受益人获得的是物品的价款,而物品的原所有人丧失的是该物品的所有权,但这并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

没有合法的根据

不当得利的成立还要求取得利益的一方没有合法的根据。所谓没有合法根据是指受益人缺乏法律上的原因来支持其取得利益,而不是指权利或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

不当得利的定义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者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取得利益的一方被称为受益人,而遭受损害的一方被称为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并非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方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因此,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了债务关系,其中受益人为债务人,而受害人为债权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两者之间的区别。表见代理和善意取得都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合理信赖,但二者在相对人的注意义务、适用场景及构成要件等方面存在不同。表见代理涉及代理行为的外观,其构成要件包括无权代理、客观上的代理权理由等,但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和善意判断不明确

  • 连带责任中求偿权的要件和范围是什么

    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对其他债务人行使求偿权,须因自己为财产上的给付,而使其他债务人共同免责。发生求偿权的条件如下:。求偿权的范围,不同于基于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偿还请求权,而接近于基于委托的费用偿还请求权。免责行为人清偿连带债务的本息时,可请求自免责时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

  • 发现埋藏物据为己有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责任
  • 电表少计电费是否不当得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