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根据该规定,借贷双方可以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时,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该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时,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将被视为无效。
简单来说,法定利率的司法红线包括“两限三区”:
当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36%时,超过这个百分比的利息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
当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介于24%至36%之间时,部分利息可以根据自然债务推定原则给予保护。即,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这部分利息,借款人不能主张返还;如果出借人尚未收取这部分利息,借款人也不能主张要求支付。
当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低于24%时,这部分利息属于合法利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高利贷的处理方法和判定。对于高利贷部分款项,债务人可以不偿还,但本金和合理利息仍需偿还。因高利贷引发的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的高利贷可视为恶性债务,但如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夫妻双方均需承担还款义务。发放高利贷行为虽不直接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
遇到高利贷催收时的处理方法。建议与对方协商还款期限或先行偿还部分欠款;若遭受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提起诉讼,并搜集证据向银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欠高利贷无力偿还时,可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如未达成协议,需全力配合法院审理,按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