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情况,被视为高利贷。
计算复利是高利贷的常见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根据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当利率小于或等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不属于高利贷;
(2)当利率大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超出部分将不受法律支持。
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行为,实际上减少了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金额,从而提高了利率。因此,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情况下,应按实际出借款数计算利息。
在民间个人借贷中,出借人必须使用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货币资金进行放款,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款。
目前,法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只要借贷的利率超过或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例如,目前的规定是民间借贷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这个限制就被视为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这一观点认为,高利贷的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指导利率。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超过部分将被视为无效,债权人无权要求支付。
这一观点认为,高利贷是指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具体情况下,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能根据民法通则和相关法律的精神,以保护合法借贷关系、促进生产和维护经济秩序为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是否构成高利贷。
在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这一罪名,只有对于高额利息的不予保护。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部分高利贷利息,在法院认定利率超过法定标准后,先收取的高利息可以抵充未偿付的合法部分的本息,但没有其他的惩罚措施。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高利贷的处理方法和判定。对于高利贷部分款项,债务人可以不偿还,但本金和合理利息仍需偿还。因高利贷引发的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的高利贷可视为恶性债务,但如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夫妻双方均需承担还款义务。发放高利贷行为虽不直接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
欠高利贷钱现在还不了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可以尝试与借款人沟通达成合理的还款协议,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能采取一些强制手段执行判决。另外,提醒关于朋友介绍放高利贷的行为,私自进行高利贷行为属违法行径,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