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情况,被视为高利贷。
计算复利是高利贷的常见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根据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当利率小于或等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不属于高利贷;
(2)当利率大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超出部分将不受法律支持。
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行为,实际上减少了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金额,从而提高了利率。因此,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情况下,应按实际出借款数计算利息。
在民间个人借贷中,出借人必须使用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货币资金进行放款,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款。
目前,法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只要借贷的利率超过或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例如,目前的规定是民间借贷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这个限制就被视为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这一观点认为,高利贷的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指导利率。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超过部分将被视为无效,债权人无权要求支付。
这一观点认为,高利贷是指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具体情况下,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能根据民法通则和相关法律的精神,以保护合法借贷关系、促进生产和维护经济秩序为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是否构成高利贷。
在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这一罪名,只有对于高额利息的不予保护。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部分高利贷利息,在法院认定利率超过法定标准后,先收取的高利息可以抵充未偿付的合法部分的本息,但没有其他的惩罚措施。
高利贷的构成标准,指出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文章介绍了高利贷的定义、历史渊源及现代法律对其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即构成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年利率不超过24%的利率约定合法,超过36%部分的利
民间贷款高利贷的利率限制、相关法规与应对方法。文章指出合法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档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最新的规定表明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36%。对于高利贷问题,债务人可选择不偿还超出法律标准的利息,但仍需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高利贷引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高利贷的标准及合法性问题。规定指出,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应界定为高利贷行为。虽然高利贷本身并非犯罪行为,但刑法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放高利贷过程中触犯刑法,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带他人借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发放高利贷超过规定利率是违法的,但带他人借高利贷本身并不违法,若存在隐瞒、欺诈等行为则违法。法律规定了年利率的限制,超出年利率限制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时会将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或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