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抵押可以设立顺位,但未规定质押可以设立顺位。然而,央行发布的应收账款质押办法中规定了应收账款质押可以设立顺位。这一规定被认为是下位法的部门规章违反了立法法的创设性规定,是否被人民法院认可存在争议。
理论上讲,动产质押不能设立第二顺位,而权利质押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则适用动产质押的规定。从审慎的角度来看,不建议办理第二顺位股权质押。尽管在实践中个别工商部门可以办理,但其法律效力没有保障。
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规对内资公司的股权二次质押问题没有直接的否定或肯定性规定。然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二次质押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早在2006年4月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
根据该执行意见的第二十条规定,外商投资的公司的股东在办理股权质押备案时,需要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公司出具的股权质押备案申请书、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以及质押合同。公司登记机关接受备案后,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出具备案证明,其中载明出质股东名称、出质股权占所在企业股权的比例、质权人名称或姓名、质押期限以及质押合同的审批机关等事项。在质押期间,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股东不得转让或再质押已经出质的股权,也不得减少相应的出资额。
因此,在质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出质股东可以就自己所持股权进行二次质押。
股权质押的变更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股权质押是《担保法》规定的债权担保形式之一,质押期间未经质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股份。法院可处置质押股份进行变更登记,拍卖或变卖价款优先偿还质押权人债权。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同股权质押物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质押登记,质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
银行对质押股权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担保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处理质权的有效期限、股权质押的办理流程以及质押财产的处理方式。银行可以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处置质押的股权,清偿债务。在办理股权质押时需注意股东同意、股份无瑕疵、质押标的物限制等规定。在债务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可以作为可质押的标的物。因此以私募基金份额出质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根本不会受理涉及有限合伙企业的此类申请。以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为例。可见该财产权利的实现完全由质权人实际控制,故而可以确认该质押权利已经交付给质权人,质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