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承担责任时,以其出资额为限,而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被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公司承担责任时以所持股份为限,而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有限公司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我国目前没有无限责任公司或两合公司(个人独自经营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虽然承担无限责任,但不能称为公司)。注册资本也采用实收资本制,即公司注册资本必须一次实际到位(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允许注册资金分批到位)。然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经营所负债务的承担是有条件、有前提的。只有在公司股东依法设立公司时注册资本全部实际到位,并且事后没有抽逃资金的情况下,股东才承担有限责任。
以下是公司股东可能承担无限责任或赔偿责任的六种情形:
如果实际到位的注册资金没有达到公司法关于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标准要求,使公司的法律人格未能合法产生,股东将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实际到位的注册资金达到了最低要求,股东则需要对差额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股东抽逃公司资产导致公司履约能力不足,股东将在抽逃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如果公司的实质股东仅为一人,而其余股东仅为名义股东或虚拟股东,实质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名义股东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是自然人的独资企业,企业主将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如果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只剩下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该股东也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如果以下情形导致公司与其股东或该公司与其他公司难以区分,控制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控制股东是指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能对公司的主要决策活动施加影响的股东。控制股东可以是持多数股的股东,但不限于持多数股的股东。
如果股东资产与公司资产混同、股东业务与公司业务混同(即关联交易),公司的法律人格将被股东所吸收,股东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的一般瑕疵行为不能成为其承担公司责任的根据。对于股东在公司成立时出资不足,但后来已经补足出资的情况,以及项目公司的股东在项目运行中投入的资金超过了约定的注册资本的情况,都应该认定其已经出资到位。此外,股东将其股权转让于他人或以其股权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行为,即使没有办理股权过户手续,也不能将其对股权的处分认定为抽逃出资行为。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国有独资企业破产时员工的处理方式以及一人独资有限公司的责任承担问题。当国有独资企业破产时,员工会获得相应的赔偿金,包括工资、医疗费、工伤补偿等。经济补偿则依据员工在公司服务年限计算。对于一人独资有限公司,投资人需以个人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