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指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最短诉讼时效为一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发生后,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关于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是否允许中断,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保证债务为主债务的从债务,主债务的诉讼时效决定从债务诉讼时效,两者是同步关系,即从主原则。
另一种观点认为,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存在中断,一旦进入诉讼时效,仅为三年,即债权人必须在三年内向保证人提起诉讼,否则保证人免责,即独立原则。
以下是笔者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1. 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不同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主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是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而连带责任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是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第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因此,主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一般先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2. 诉讼时效中断不同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但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会因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而中断。这是因为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存在区别。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不中断可以限制诉讼时效过长,保护保证人的利益。
3. 保护保证人利益
保证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通常是在债务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有的变好,有的变差。为了保护保证人的利益,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允许中断。这样可以限制保证时间过长,避免因债务人偿还能力下降或丧失而影响保证债权的实现。
综上所述,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允许中断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精神。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事立法,借出教师资格证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构成需满足主观过错、行为违法性、实际损害及因果关系等条件。责任人需是两人或多人,且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当事人约定。同时,连带责任的客体
连带债务的成立要件,包括债务人的资格、债务标的的同一性和具备共同目的。债务人需为两个以上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债务标的要求相同并具备共同目的。共同侵权是构成连带债务的原因之一,但侵权行为的债务主体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关于债务标的是否可分,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联系与区别。按份之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按份额分享权利或分担义务,各自独立。而连带之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有连带关系,一方履行全部义务,其他方的债务也随之消灭。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效力不同。
如果不能达成协议,银行会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情况调解或判决。如果超过3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就会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就失去了法律保护。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从而使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