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意见坚持“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方针,采取回收债权、剥离主体、盘活资产、增收节支、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积极化解镇村债务,并做到“三个结合”,即减轻农民负担和减轻镇级财政负担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地方努力和上级扶持相结合。
(二)组织领导
各市、区政府要加强对化解镇村债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日常办事机构。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组织要制定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化解镇村债务问题纳入各级干部业绩考核指标,同时认真解决“新官不理旧帐”的问题,并实行债务责任追究制度。
(三)管理机构
镇(街道办事处)的债务管理以各市、区财政部门为主,村级组织债务管理以各市、区农业部门为主,国土、房产、金融、税务、审计、人事、组织、纪检、监察等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一)全面开展债权债务的清理和界定
各市、区政府要组织力量对镇村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对债权、债务进行认真界定,确定是有效债权还是无效债权,是主体责任债务还是连带(担保)责任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单位(组织)债务,是政策性债务还是非政策性债务,做到镇村的债权、债务底数清楚,界定明确。
(二)对实有债权债务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
各市、区政府对经重新确认的实有债权、镇村实有资产以及明确需由镇村承担的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各镇政府、村责任人要签名确认,并以此数据作为消化镇村债务,防范新债发生的基数。
(一)积极追收债权,清偿债务
各镇、村要组织专门力量,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区分不同的欠款对象,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清收债权的力度。
1、对单位和个人借用或占用镇、村的各类欠款,催促其立即偿还或签订还款计划分期偿还。对屡催不还的欠款单位和个人,要通过行政手段与法律途径并举的方法进行追讨。
2、对农户的各种税费尾欠,按照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依法清收。
3、对原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债权要加大依法催收的力度。
4、对“走、死、逃、亡”的无效债权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好账务核销处理。
5、回收债权的资金要专款专用、专户管理,用于偿还镇村债务。
(二)重新认定债务承担主体,剥离划转相关镇村债务
1、重新核定债务承担主体,剥离镇村关联债务。按照“谁举债、谁偿还”,“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清理、分析债务形成的原因,重新核定债务承担主体,剥离不该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村组织承担的直接债务。镇、村直接举债兴办的企业或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名义担保贷款形成的担保债务,企业仍在正常生产经营的,经债权人同意,可将相应债务全部划转给企业,由企业负责偿还;企业已合并转制的,由接收企业承担;企业已经关停或亏损严重的,要依法按有关程序进行破产清偿。要进一步推进镇村企业的改组改制,积极搞好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改革,增强镇村企业活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企业改制后债务的法律规定。公司改制不影响债权人追讨债务,公司承担债务以其全部财产为限,股东的责任限于其认缴或认购的金额。在公司合并或分立的情况下,债务由合并或分立后的公司承担。公司注销后,债务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包括注册资金不足、股东抽逃资产、实质股
连带责任认定的五种情形。首先,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需按约定承担债务。其次,合伙和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合伙人或联营各方需对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第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等情形。第四,因共同侵权而承
烟台三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交运集团货运有限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由于实际承运公司保管不善导致货物受损,法院判决实际承运公司和合同运输公司分别赔偿三亚公司损失。涉及民法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和损益相抵规则。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个民法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和债务纠纷诉讼程序。债权人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涉及两个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的案件,合并审理需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不符合《民诉法》规定。在有终局责任人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法律关系合并审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