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是怎样界定的?
律师解答: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1)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发明专利申请可在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逾期则视为撤回。审查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需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出后的四个月内答复,后续通知书的答复时间为两个月。答复周期视通知书数量而定,通常
专利实质审查的定义、审查时机、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专利类型以及实质审查中被驳回的情形。专利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要件进行的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中会审查专利主题是否
这是专利转让流程关键一步。只有专利转让人和受让人双方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才能有效地开展之后的转让相关工作。当专利局审查后,会对审查结果做出通知。被授予专利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给予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以及相关的专利管理、技术转移人员奖励和报
公司任职期间的技术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