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强制许可是指当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但在合理时间内未能获得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该单位的申请,给予该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根据第三次修正的《专利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以申请一般强制许可:
(一) 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未充分实施其专利;
(二) 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申请一般强制许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申请者必须是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行政管理单位不能申请,只有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申请。
第二,申请实施强制许可的对象必须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而不是外观设计专利。因为外观设计专利仅涉及产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表面特征,可以被其他设计替代,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是产品的内在本质,难以合理替代。
第三,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未充分实施其专利,或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特殊强制许可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专利局有权决定对专利权人的专利给予强制许可使用,以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公众利益。特殊强制许可具体包括:
(1) 国家出现紧急状态、非常情况或为了公共目的的强制许可:根据我国《专利法》第49条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或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2)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药品类专利权的强制许可:根据第三次修正的《专利法》第五十条规定,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药品的强制许可。
(3) 半导体技术的强制许可:根据第三次修正的《专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涉及半导体技术的发明创造,其实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和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交叉强制许可又称相互许可,是指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与之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依赖于前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施。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在给予后一专利权人实施许可的情况下,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申请获得交叉强制许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申请的对象只能是发明和实用新型。
第二,后一专利的实施有赖于前一专利的实施,并且后一专利与前一专利相比构成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
第三,申请人必须是前后两个专利权人,并且前一专利权人申请对后一专利的强制许可必须满足自己的专利已被强制许可给后一专利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专利年费缴纳与终止的规定。专利权人需在专利授权后的第一年开始缴纳年费,未按时缴纳会导致专利权终止。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会登记并公告终止情况。若专利权因未缴年费而终止,他人实施该专利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专利侵权举证中的关键步骤。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对于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同时,保全证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权人需了解侵权者情况、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和损害赔偿的证据。通过确保证据的完
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并帮助有关国家、地区解决其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落实世界贸易组织多哈部长级会议《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 言》和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关于实施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第6段的决议》,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专利法》,
专利权的恢复是否可以追溯 《专利法》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