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机关是商号的登记机关,商号的登记与商主体的设立登记同时进行。
商主体的商号实行强制登记原则。未经登记的商号不得使用,即使使用了也不能获得法律保护。违反未经核准登记就使用企业商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企业对于登记机关的级别没有自由选择权。国家设立的企业和外资企业只能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商号登记,而省、市、县或市辖区设立的企业则由相应级别的工商局负责登记。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只能在县或市辖区工商局进行登记。这样的规定不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不利于保护商号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导致商号的使用管理混乱。因此,应该考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改变依企业行政级别确定商号登记机关的做法,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活动范围自由选择登记机关的级别。
商号是企业的名称,而商标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名称。商号需要在当地工商机关登记注册,而商标需要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
商号是分区域保护,不同行政区域可以登记相同的商号,只在本行政区域内受保护。商标是全国性的,一旦注册成功将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保护。
商号在企业成立时必须到工商机关进行登记注册。商标的注册是自愿的,是否注册取决于申请人的意愿。
商号,也称为厂商字号或商业名称,是企业特定化的标志,代表企业的法律人格。经过核准登记后,商号可以在牌匾、合同和商品包装等方面使用。商号的专有使用权不受时间限制,只有在所依附的企业消亡时才会终止。在某些生产厂家中,商号同时也用作商标,但对大多数生产厂家来说,商号和商标是不同的概念。商标必须与特定商品相关联存在,而商号必须与生产或经营该商品的特定企业相关联存在。
企业商号的变更及登记程序。企业名称可变更,但必须在变更决议作出后30天内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登记需提交相关文件,包括变更决议、申请书等。商号权具有区域性、公开性和转让性特征。除全国知名企业外,其他商号只能在登记地区享有专有使用权。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