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6条第1款规定,获得商标注册和使用的条件之一是“不得损害已有的在先权”。
在协议中并未明确规定哪些权利可以对抗注册商标的“在先权”。然而,在巴黎公约的修订过程中,非政府间工业产权国际组织的讨论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示范法中,普遍认为这些权利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商标法的实施细则在1993年进行了修改,将“在先权”这一概念纳入了细则第二十五条。然而,与《TRIPS协议》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强调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只有当行为人没有使用“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时,任何在先权人才无法行使权利。然而,对于版权、外观设计权、肖像权等在先权来说,并不应强调后者的主观状态。《TRIPS协议》并未将后续申请人的主观状态作为保护在先权的前提或要求。
在最近的商标法修正案中,两处明确规定了对在先权的保护,并同时删除了将行为人的主观条件作为确定是否侵犯在先权的前提。这与去年专利法修正案对在先权的保护相一致,也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不予处罚情形下违法所得的处理规定,包括追缴范围和程序。公安机关对不予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依法追缴违法所得和收缴非法财物。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没收违法所得的程序、救济方式等。包括人民法院发出公告、参与诉讼的权利、审理申请、
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指出我国商号制度由多部法律组成,但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同时,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商号的构成要件也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完善商号法律制度,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并明确商号的构成要件。
环境污染对财产造成的损害,分为人身损害和环境损害两个方面。人身损害包括健康权利和生命权的侵害以及精神损害。环境损害则表现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受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多种损害。因此,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
绑架女朋友私奔的法律问题,包括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和犯罪手段等。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实施绑架,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法律对绑架罪有严格的定义和刑罚,犯罪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定年龄段的人。文章还强调了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