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是指环境污染导致他人财物减少或毁损的情况。环境污染对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人身损害是指与人的人格、身份密切相关的合法权益所遭受的损害。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损害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公民的健康权利和生命权受到侵害,导致身体伤害或死亡。其次,精神损害指的是公民的心理和精神受到侵害,产生恐惧、悲伤、怨愤、绝望、羞辱等精神痛苦。
传统的侵权民事责任要求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如果一项行为没有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行为人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然而,在环境民事责任中,损害事实不仅包括一般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还包括对环境的损害。环境损害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生活环境受损。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环境质量限度内才能正常舒适地生活。如果超过这一限度,意味着生活环境受到损害,人们无法舒适地生活。例如,由于大气污染,居民无法打开窗户,无法在室外晾晒衣物、散步或乘凉。又例如,噪音使人心情烦躁,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最典型和具体的生活环境损害是采光和通风受阻,最终导致阳光权和通风权这类具体环境权益的出现。
其次,生态环境受损。阳光、水和森林等环境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和制约,构成各种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被人们确认的财产价值。例如,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阻隔噪音,提供各种木材产品等等。然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如果其中任何一部分受到损害,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的后果十分严重。以森林为例,森林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森林更新困难、木材产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洪水危害加重、农业生产条件破坏、珍稀野生动物生存和繁殖条件恶化等等。科学研究表明,一颗50年的大树,其木材价值仅占总价值的1/9,可见生态环境损害不仅仅是某种环境要素本身的损害,还会导致其他多种损害。
环境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的方法和要点。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原告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原则下的全面举证责任,并关注环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以及因果关系的证明。而被告在面临无过错责任时,则需重点证明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提供免责事由证明
借款抵押合同的细节和条款。合同中,甲方以其财产作为抵押,以确保《借款合同》的履行。合同内容包括抵押物清单、抵押金额和期限、抵押物权属、抵押担保范围、合同效力、费用承担、抵押物保管、抵押物保险、价值减少的损害赔偿、附加担保以及环境污染和其他损害责任等条
高度危险作业与环境污染的区别。高度危险作业涉及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如高空、高压等;而环境污染则是超过法定标准的排污或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前者强调危险性,后者强调影响。两者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有不同,受害人对于高度危险作业需要证明损害与加害行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