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建议有哪些
时间:2024-08-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商标权是指一定的民事权利主体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某个特定商标的资格或能力。商号权是商号所有人对其商号所享有的权利。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因为商号与商标的具有相似性,导致两者在使用上经常会发生混淆,从而引起商业主体利益上的冲突。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及解决建议
引言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是一种法律现象,由于客观上的混淆引起了利益上的冲突,打乱了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秩序。本文讨论的是权利冲突的形式,即不同商业主体之间以持有合法权利的形式表现出的混淆。而解决权利冲突时,法律需要考虑主观上的混淆作为重要因素。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号权保护不足,没有将商号权作为与商标权并列的知识产权来保护。商号仅被视为企业名称,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我国关于商号的立法层次较低,导致商号保护不力。此外,商号在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时未明确取得阻止商标注册的在先权地位。商标与商号的法律规定协调不够,目前我国对企业名称登记和商标注册的调整分别受《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商标法》的约束。这种不协调的规定为恶意侵权提供了土壤,导致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更加激烈。目前的解决规范,包括司法解释,尚欠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建议
1. 灵活运用现有法律保障合法在先权利人的利益,特别是在现有法律未明确保护在先商号权的情况下,可利用《不正当竞争法》总则方面的规定加以保护。2. 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改变商标保护优先的传统观念,给商号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地位。建议在《民法通则》中增加商号权保护的规定,并从人身权一节中删去这一规定,以符合国际惯例和商业名称权的自身属性。3. 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以提高商号的立法层次,加强对商号专用权的重视,增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执法的力度,打击侵犯商号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 借鉴国际做法,制订一部《商业登记法》,详细规定商号的取得、转让、评估、继承、侵权责任及其管理,使商号的内容更加体系化。对于长期使用已上升为商品标识的商号,可在《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加以保护或规制。5. 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采用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商号使用原则,赋予商号全国性的法律保护效力,克服商号保护在地域上的差异性。6. 加强各法律对商号保护的协调,提高商号权的法律位阶,引起人们对商号权的重视,培养和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改进《反不正当竞争法》,设定兜底条款,规范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7. 改进立法技术,将商号权明确界定为在先权利之一。在先权利应包括他人已享有的权利,对在先权利的构成应有严格的要求。在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时,应注重利益的平衡,遵循公平和平等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老字号是否可以作为商标?
老字号能否作为商标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企业名称受保护,其保护范围扩展到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属于商业标识的一种,老字号是拥有世代传承产品、技艺或服务的品牌,可以是注册商标,也可以是老字号特有的装潢等。
-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这些纠纷涉及企业名称的转让和使用,属于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法律适用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及知识产权,受到我国法
-
商号的定义和作用
商号的定义与作用,并介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该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及其他需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企业名称需经过登记主管机关核定并注册登记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同时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不适宜的企业名称。
-
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方式有几种
网络知识产权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版权和邻接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号等。而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又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域名,数字化作品
-
企业商号字号名称怎么区分
-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怎么解决
-
特许经营当事人的条件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