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个商事主体就相同或近似文字拥有不同的权利。至少有两方商事主体对于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拥有不同的商标权和商号权,这是冲突产生的前提。
2. 在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上所产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在形式上都是合法的。这是冲突产生的关键。根据冲突发生的主观善意不同,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可以分为善意的权利冲突和恶意的权利冲突。
善意的权利冲突表现为后登记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人不知道他人已经将相同文字作为商标或商号使用。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登记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
恶意的权利冲突则是指在后登记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人明知情况下,故意使用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信用等财产而使用他人商标或商号中的文字。这种行为在性质上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实践中,恶意的权利冲突已成为两种冲突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权利冲突,商标权和商号权都会给公众带来误导,也会给相关商事主体在生产经营上带来不便。因此,解决这些冲突是我国法律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
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有效期为10年,从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在期满前6个月内可以申请续展,如果未能在此期间内申请,可再获得6个月的宽展期。续展可以无限重复进行,每次续展期限为10年。
商号权指商业主体对其注册取得的商业名称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我国法律对商号权尚未明确规定,但在民法通则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有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相关,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
1. 完善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减少权利冲突的发生。
2. 增加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审查力度,严格审查商标和企业名称的相似性,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3. 加强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维权保护,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增加维权意识。
4. 建立健全的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冲突。
商号和商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商号和商标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对建立消费信赖至关重要。商号具有专有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而商标则代表商品信誉。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商品上,但在作用和性质上有所区别。商号和商标分别按照不同法规注册和
甲方与乙方关于加盟合作的具体协议。甲方是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组织,拥有商号和注册商标及经营管理制度和规范。乙方加盟后需认同并接受甲方的管理制度,在指定地点开设教育机构,并支付加盟费、品牌使用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甲方的专有
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指出我国商号制度由多部法律组成,但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同时,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商号的构成要件也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完善商号法律制度,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并明确商号的构成要件。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