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个商事主体就相同或近似文字拥有不同的权利。至少有两方商事主体对于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拥有不同的商标权和商号权,这是冲突产生的前提。
2. 在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上所产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在形式上都是合法的。这是冲突产生的关键。根据冲突发生的主观善意不同,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可以分为善意的权利冲突和恶意的权利冲突。
善意的权利冲突表现为后登记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人不知道他人已经将相同文字作为商标或商号使用。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登记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
恶意的权利冲突则是指在后登记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人明知情况下,故意使用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信用等财产而使用他人商标或商号中的文字。这种行为在性质上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实践中,恶意的权利冲突已成为两种冲突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权利冲突,商标权和商号权都会给公众带来误导,也会给相关商事主体在生产经营上带来不便。因此,解决这些冲突是我国法律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
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有效期为10年,从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在期满前6个月内可以申请续展,如果未能在此期间内申请,可再获得6个月的宽展期。续展可以无限重复进行,每次续展期限为10年。
商号权指商业主体对其注册取得的商业名称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我国法律对商号权尚未明确规定,但在民法通则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有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相关,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
1. 完善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减少权利冲突的发生。
2. 增加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审查力度,严格审查商标和企业名称的相似性,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3. 加强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维权保护,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增加维权意识。
4. 建立健全的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冲突。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老字号能否作为商标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企业名称受保护,其保护范围扩展到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属于商业标识的一种,老字号是拥有世代传承产品、技艺或服务的品牌,可以是注册商标,也可以是老字号特有的装潢等。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这些纠纷涉及企业名称的转让和使用,属于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法律适用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及知识产权,受到我国法
商号的定义与作用,并介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该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及其他需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企业名称需经过登记主管机关核定并注册登记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同时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不适宜的企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