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是指商业主体在从事商业活动时用以署名而与其他商业主体相区别的名称,它是市场主体识别系统中的符号之一。商号属于区别性标记的一种,用于区分商品生产者及其商品或服务,承载商业信誉的职能。
商号权是指商主体依法享有的对其商号的专有权利,包括商号设定权、使用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等。商号权人可以独立决定商号的设定,对商号享有独占使用权,可以将商号与经营实体一起转让,并可以许可第三人在特定范围内使用商号。
对于商号权的性质界定,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1. 财产权说:商号权包括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行使这些权利可以获得财产性的收益,因此商号权属于财产权。
2. 人格权说:商号是商事主体之间相互区别的必要条件,商号权具有人格权的全部特征,是固有、专属和必备的权利。
3. 双重性质权利说:商号权既与商事主体本身有紧密联系,又是商事主体的财产的一部分。商号权既具有人格权的属性,也具有财产权的属性。
4. 本文观点:商号权的具体内容包含了财产的因素,但同时也包含了人格权的因素。商号权的性质既不是纯粹的财产权,也不是纯粹的人格权,而是一种混合性权利。
商号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与其他知识产权如商标权、著作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号权的起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初是为了便于交易而给定的当事人相互区别的名称。
商号权与商标权有一定的重合,但商号权更侧重于商业主体的名称,而商标权更侧重于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商号权也可以与著作权、专利权等其他知识产权相结合,用于保护商业主体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因此,商号权在现代民商事法律学科中已经超越了商法的范畴,成为知识产权法的关注对象。商号权的管理和保护对于商业主体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这些纠纷涉及企业名称的转让和使用,属于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法律适用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及知识产权,受到我国法
商号的定义与作用,并介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该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及其他需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企业名称需经过登记主管机关核定并注册登记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同时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不适宜的企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