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是指商业主体根据注册取得的商业名称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尽管我国法律对商号权未作明确规定,但民法通则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有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紧密相关,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此外,商号权还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符合世界通例中商号权的排他性和专用性原则。商号权人有权依法使用其商号,并有权禁止他人重复登记或擅自冒用、盗用其商号,并有权对侵害其商号权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对于商号权的转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类似于法国法的规定:允许对商号买卖、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
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根据各国立法的不同通常分为以下三种:使用取得主义、登记对抗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我国相关法律均采用登记生效主义。例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该规定还明确,如果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对于国内当事人而言,只有商号的登记日期早于商标的申请注册日期,当事人才有资格主张其在先商号权。
商号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号权利人有权依法自主地使用其商号。
商号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登记注册与其商号相同或近似的商号,禁止他人擅自使用其商号。
商号权利人有权依法将其商号转让给他人使用。
商号权利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其商号。
通过对商号权性质和内容的学理分析,可以得出商号权具有知识产权的特性,商号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
老字号能否作为商标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企业名称受保护,其保护范围扩展到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属于商业标识的一种,老字号是拥有世代传承产品、技艺或服务的品牌,可以是注册商标,也可以是老字号特有的装潢等。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这些纠纷涉及企业名称的转让和使用,属于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法律适用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及知识产权,受到我国法
福建省某市德源轴承有限公司与卢某华及其相关公司在轴承产品上的商标使用争议。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认为德源轴承公司的商号并不构成对卢某华注册的“德源”商标的不正当竞争,因为缺乏证据证明其商号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显著性,同时消费者能够区分两
关于商号变更的法律规定。商号作为企业特定标志,其变更需遵循一系列法律程序。变更材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法定代表人信息、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免职及任职证明等。商号变更涉及公司章程修改或公司董事变动时,还需提交相应材料。最后,提到了具体的要求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