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是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名称,用以确定和代表自身并区别于他人。商号是商主体互相区别的重要的外部标志,具有识别企业及其商业活动的作用,以及将其与其他企业及其经营活动区别开来。商号的使用依法可以使商主体获得对商号的专有使用权,即商号权。商号权是商主体对其所拥有的商号所专属的设定权、使用权和转让等权利。商号权的设立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同商主体使用同一商号而造成混淆,并在商号权受到侵害时,由权利人通过主张权利取得救济。
商号与商事主体名称有所不同。商号只是商事主体名称的核心要素,商号只能反映企业名称的一部分特征,必须与企业的地理名称、行业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相结合才能成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身份标志。
商号权兼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属性。商号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限制,商号登记的效力受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用的限制。商号权具有公开性,商号必须通过登记程序予以公开,未经登记不对外发生效力。商号权具有可转让性,商号权人可将商号转让给他人使用,商号权本身具有财产权的性质。
商号权与商标权都是企业重要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生相冲突的现象。商标权的法域性保护商标的在先权利具有法律依据。商号权的区域性特点可能导致商号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从司法实践来看,商号权作为在先的权利已经得到司法机关的肯定。
不同国家对商号保护的立法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国家采用登记生效主义,商号只有经过登记才能使用。有的国家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商号权的取得无须登记,但未经登记不足以对抗第三人。还有一些国际条约采用使用取得主义,即商号一经使用,使用者即取得商号的专用权。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指出我国商号制度由多部法律组成,但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同时,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商号的构成要件也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完善商号法律制度,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并明确商号的构成要件。
猫头鹰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法律责任。违反法律出售、收购、运输、携带猫头鹰将受到法律制裁,并可能被罚款。非法猎捕、杀害猫头鹰的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此外,购买野生动物放生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因为这属于特殊形式的收购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鼓励了捕猎者的违法行为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