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信息属于商业秘密的有哪些
时间:2024-05-08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既然称作商业机密,说明它的重要性,这需要权利人加强对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而在此之前,就需要先了解清楚企业秘密中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企业技术信息的保护及法律措施
商业秘密的定义和范围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所有的、具有商业价值且非公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管理经验和其他关键性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具模具、制造方法、工艺过程、材料配方、经验公式、试验数据、计算机软件及算法、设计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料和图纸、模型、样品、源程序目标程序实物。此外,商业秘密还包括质量管理方法、定价方法、销售方法等业务活动方法,以及业务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财务情况、内部业务规程、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名单、客户的专门需求、未公开的销售网络等业务活动信息。另外,根据法律和协议,企业对第三方负有保密责任的第三方商业秘密也属于商业秘密范畴。此外,企业还要求职工保密的与集团有关的其他信息也属于商业秘密。
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为了保护商业秘密,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划定保密区域:企业应将保密区域明确划定,并加强保卫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2. 确定保密级别:对重要文件和资料,企业应及时确定其保密级别,并加盖保密章,进行存档或销毁。同时,应制定文件管理、借阅、复印、销毁办法,以及外发文件的审阅办法。3. 限制知识范围:将商业秘密限定在必须了解该秘密的员工、第三方和合同方范围内。对员工应限制掌握的知识,并加强保密教育。4. 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企业应在劳动合同或专门的保密合同中与员工签订书面保密协议,要求员工保守在工作期间接触到的一切企业商业秘密及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并规定员工在离开企业后的一定期间内不得对外泄漏商业秘密,不得从事与企业相竞争的工作。但这需要企业向员工支付保密及不竞争费用的前提。另外,在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应明确保密条款,要求对方保证不泄漏履行合同时掌握的企业商业秘密,否则将承担违约和赔偿责任。此外,企业应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并设立监督员,企业领导也应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商业秘密被侵犯后的法律措施
一旦商业秘密遭到侵犯,企业应采取法律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提起诉讼:企业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制止,并要求赔偿损失。2. 请求保全措施:企业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被侵权人的财产,以确保赔偿能够得到保障。3. 寻求行政保护:企业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请求行政保护,要求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制止。4. 寻求仲裁: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企业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请求,解决商业秘密侵权争议。总之,保护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采取事先的防范措施和侵犯后的法律措施,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维护自身的利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会员招募协议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