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域名争议 > 认定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要件有哪些

认定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4-09-30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159
域名的不正当抢注是造成域名纠纷的重要原因,有些人抢注域名是属于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抢注的结果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有些企业抢注域名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那么认定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要件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认定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要件

在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时,对于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应认定被告的域名注册和使用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

1. 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原告所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必须是合法有效的。

2. 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被告的域名或其主要部分必须是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3. 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任何权益,并且没有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4. 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和使用行为具有恶意。

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是什么

(一)、混淆行为行为

1.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 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与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3.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 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1. 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2. 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3. 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

4. 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

5. 以验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

6. 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者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者滥收费用。

7. 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

(三)、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1. 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活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2. 实施地区封锁行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四)、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

(五)、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虚假广告必须达到足以引起一般公众误解的程度。

(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 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 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七)、低价倾销行为

四种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的法定情形:

1. 销售鲜活商品。

2.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 季节性降价。

4.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