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是对应于互联网中某台计算机数字地址(IP地址)的字符标识,即计算机在网络空间中的地址和名称,是进行网络访问的重要基础,有人把它形象的称为计算机的门牌号。域名本来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最初是没有经济意义的,然而,互联网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使域名本身的原始技术特性在应用中逐渐淡化,而其所蕴涵的识别性日益凸显,相应的商业价值也日益明朗。因此,域名除了对网上的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支持这个基本作用之外,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域名代表着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商业形象,是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及销售活动的标识,每当提及一个域名时,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特定的人格形象”。
正是域名的这种标识作用“促使企业在网上纷纷注册域名,用以代表该企业在网上的形象、信誉以及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域名不再仅仅是“门牌号”,而成了企业在网上的招牌,与人们经常使用的商标和商号有着非常相似的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互联网域名及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问题》的最后报告中也说:“正因为域名易于记忆和识别,它便有了更多一层的功能:商业和个人标识……域名的更多一层含义往往是与企业或其产品、服务的名称相联系。”域名商业标识价值的不断上升,使其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并志在必得的商业竞争对象与竞争手段,以至于域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客观上域名资源有限,有限的供给和无限的需求发生矛盾,这是抢注的动因所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形。主要包括域名与投诉人名称相同或相似且足以导致混淆、域名持有人无合法权益以及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等情形。同时,相关法律条款对于投诉支持条件和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的情形也进行了阐述。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以及如何处理域名纠纷。办理过户需要创建模板并提供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或营业执照等,然后通过关联域名完成过户流程。对于域名纠纷,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如被告具有恶意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
商标与商业域名权利冲突的法律争议形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将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域名引发的争议,包括恶意注册、意外巧合和合理注册三种情况。第二类是域名与商标相互注册引发的争议,也称为域名的反射劫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知名度域名
国际域名纠纷案件,原告王某声称自己是某域名的所有人,但某公司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将域名转让给某公司,导致王某无法管理和使用该域名。法院审理后确认王某与王某在线公司之间存在协议,因此驳回王某要求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转回到某公司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