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是指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变更。
保险人的变更是指保险企业因破产、解散、合并、分立等原因而发生的变更,经国家保险管理机关批准,将部分或全部保险合同责任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或政府有关基金承担。
在保险实践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变更是最常见的,但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中有所不同。
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的所有权转移、买卖、转让、继承等法律行为可能引起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变更。根据保险单的形式,存在两种做法:
一种是允许保险单随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也可随保险标的转让而自动变更,无需保险人同意,保险合同继续有效。例如,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货物所有权随着提单的转移而发生多次转移,保险单随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无需保险人同意。
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的寿命或身体是保险标的,因此被保险人的变更可能导致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变更被保险人。
人身保险合同主体变更主要涉及投保人和受益人的变更:
- 投保人的变更:只要新的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并愿意并能够支付保险费,可以转让人身保险合同。但是,如果保险金的给付条件是被保险人的死亡,必须经被保险人本人书面同意才能变更投保人。
- 受益人的变更: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指定或经被保险人同意由投保人指定,变更取决于被保险人的意愿。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随时变更受益人,无需保险人同意,但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不管怎样,受益人的变更必须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在保险单上批注。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保险合同主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发生的变更,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和事项的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条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变更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在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附贴批单,或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
这意味着投保人和保险人都有权变更保险合同内容。保险人变更保险合同内容主要是修订保险条款。然而,由于保险合同的保障性和附合性特征,在保险实践中,一般不允许保险人擅自对已成立的保险合同条款进行修订。因此,修订后的条款只对新签单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具有约束力,对修订前的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没有约束力。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主要由投保方引起,具体包括:
- 保险标的数量、价值的增减引起的保险金额的变化。
- 保险标的种类、存放地点、占用性质、航程和航期等的变更引起风险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保险费率的调整。
- 保险期限的变更。
- 人寿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职业、居住地点的变化等。
无论是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还是主体变更,都必须按照法律和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采取一定的形式完成。
变更保险合同事项的要求必须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保险人进行审核,并按规定增减保险费,最后签发书面单证,完成变更。
保险合同变更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对原保单进行批注。通常需要出具批单或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以记录保险单的变动事项。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财产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及相关法律知识。其中,免责条款一列举了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保险标的损失情况,包括战争、罢工等。免责条款二规定了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损失种类,如间接损失、保险标的本身缺陷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订立过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李某因家庭财产被盗向保险公司索赔遭拒的案例。根据《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在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通知保险人,家庭财产保险条款规定必须在24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是依法依合同的行为,此案给参加家庭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带来三个警示:树立及时通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