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理财保险 > 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时间:2025-02-1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3139
为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防范再保险分入业务风险,规范再保险分入市场秩序,促进财产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全文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的通知

一、再保险分入业务定义

再保险分入业务是指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接受人,从其他保险人或再保险人处接收全部或部分原保险业务或再保险业务的经营行为。

二、风险管理要求

再保险分入业务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因此对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能力要求更高。财产保险公司应全面认识再保险分入业务的风险,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审慎开展分入业务。

三、业务范围限制

财产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分入业务的范围不得超过其保险机构法人许可证中所载明的业务范围。

四、核保、核赔、会计处理、财务结算

再保险分入业务的核保、核赔、会计处理和财务结算应由总公司职能部门统一办理,分支机构不得进行相关操作,除非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

五、临分业务限制

财产保险公司不得以临分方式分出某一笔业务后,再以临分方式部分或全部分入该业务,但核保险业务除外。

六、专业人员配备

财产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分入业务时,应配备熟悉再保险业务的专业人员。

七、会计处理原则

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八、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制度

财产保险公司应建立完整的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制度,包括确定承保能力的因素、制定承保指引、评估风险、加强责任累积管理、分散风险、数据分析、赔案管理、合同管理和账单结算管理等。

九、IT系统建设

财产保险公司应在业务IT系统中建立单独的再保险分入业务模块,确保该系统与财务IT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并对再保险分入业务进行区分标识。

十、报告要求

再保险分入业务在一次保险事故中的净自留估损金额或净自留赔款超过3000万元时,财产保险公司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此外,财产保险公司还应在每年4月30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上一年度再保险业务经营情况报告,包括分保费收入、业务种类、业务来源的国家或地区、再保险种类、再保险方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存金额、分保费用、赔款金额以及公司本年度再保险分入业务发展计划等。

十一、其他规定

对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业务的再保险分入,适用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本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保监会
2014年9月16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投资型保险的分类

    投资型保险的分类及简介。投资型保险分为分红险、**寿险和投资联结险三类,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随着金融环境变化,投资型保险逐渐受到欢迎。其与传统保险最大区别在于投资选择权和风险的转移。投资型保险最早出现在荷兰,并在全球多地得到发展,尤其在澳

  • 一、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的计算方法

    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的计算方法、遭遇企业财产保险事故的处理办法以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区别。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根据损失程度及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关系进行计算。处理保险事故时应及时报案通知保险公司,协助查勘并保留相关证据。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在保险标的、保

  • 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为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分入业务管理,防范再保险分入业务风险,规范再保险分入市场秩序,促进财产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财产保险公司应全面充分认识再保险分入业务的风险,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审慎开展分入业务。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分割协议书

    2012年12月22日,**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甲乙双方将肇事者**、**、**、**及相应的保险公司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告上法庭,经**县人民法院“*民一初字第**”审理后,**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不服一审判决,

  • 某农场诉某保险公司保险索赔纠纷案
  • 财产保险意外伤害险种的理赔流程
  •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代理词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