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释义第一百六十六条是怎样的
时间:2024-12-17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那么保险法释义第一百六十六条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吧。
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的定义和职责
保险代理机构是指根据保险人的授权,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保险经纪人是为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佣金的单位。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帮助保险人拓展业务和投保人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新《保险法》第131条规定的违法行为
根据新《保险法》第131条的规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以下行为:
- 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 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 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 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 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 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 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 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 泄露在业务活动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上述违法行为,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 刑事责任:若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业务中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涉及欺诈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将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进行刑事处罚。此外,若其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进行诈骗等行为,将依照《刑法》第224条的规定论处。若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行政责任:若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将责令其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将吊销其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或者经纪业务许可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保险法》上述二条规定之间的关系
《保险法》第91条和第94条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涉及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前者规定,若无具体规定,则适用公司法等法律;后者则表明,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保险公司应遵守公司法的规定。通过法的渊源和效力原则,理解这两条规定属于准用性规则,且《保
-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种类、社会危害以及法律责任。保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欺骗手段,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保险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还危害其他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甚至伴随其他暴力犯罪。对于保险欺诈行为,投保人、被保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解释为了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制定。解释对保险法施行前后成立的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
-
公司为劳动者投保团体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确定规定
公司投保团体人身保险时,被保险人的确定规定以及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区别。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应要求提交被保险人名单,否则视为不记名投保。人身保险的受益人可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但企业为职工投保时,受益人必须为职工本人或其继承人。企业单位不能被指定
-
保险法释义第一百六十六条是怎样的
-
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
-
保险经纪人的条件资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