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在征求公众意见后予以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
根据第十一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以及根据公众意见所做的修改情况。
如果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的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改。
根据第十三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中应当包含征收补偿方案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等事项。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积极开展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被依法征收的房屋,同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如果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满意,可以先向政府申请协调。如果协调不成,可以向批准征地的政府寻求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满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与征地补偿标准是不同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属于普遍适用的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被诉讼。
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制定的规定,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情况,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作出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对于不满意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与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不一致,以本法的规定为准。因此,可以向批准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如果对上一级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旧城改造和棚改的区别及补偿标准。旧城改造主要针对申请拆除重建的旧住宅区,遵循自愿原则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棚改则针对老旧住宅区,以政府主导为主,可强制执行。两者在运作模式、强制性、配建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补偿方面,旧城改造和棚改都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包括房
中国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程序。补偿款由村民大会或村民委员会决定分配,若村民未收到补偿费可向当地政府反映。同时,如果村民委员会未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公布不真实,村民有权向政府或主管部门反映。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征用土地的程序,包括方案拟订、审查报批、公告、补
拆迁国家赔偿标准的最新情况。赔偿标准包括被征收房屋市场价值、搬迁费用、临时安置费用和停产停业损失等,具体金额因地区、房屋情况、市场价值等因素而异。政府违法行为导致的拆迁,被拆迁人可依法提出赔偿请求。建议密切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补偿方案或寻求专业律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