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的对象是房屋的使用人,包括所有人和承租人等实际使用人。拆迁人有责任对使用人进行拆迁安置,这是拆迁人的法律义务。拆迁安置通常通过协议的方式进行,协议中规定了安置的方式、地点和标准。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安置协议,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裁决。一旦主管部门作出裁决,该裁决成为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安置可以一次性解决住房问题,也可以通过提供周转房或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等方式进行临时过渡,缓解安置住房问题。如果无法一次性解决安置住房问题,应在协议中明确过渡期限,从而将拆迁安置分为一次性安置和过渡性安置两种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应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通过裁决的方式确定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并作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决定。
拆迁人对被拆迁人履行安置义务,是为了保障被拆迁人因拆迁行为而造成的损失得到相应的补偿。确定拆迁安置标准的基本原则是拆除多少,安置多少。
根据不同类型的房屋,拆迁安置标准如下:
对于具有区域功能、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煤、理发、饮食店、集贸市场以及文教、卫生等事业性单位房屋,应按照规划要求就近安置。对于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应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异地安置。
对于拆迁原所有人自己依法营业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私有非住宅房屋,应以原建筑面积并适合营业的房屋对原所有人进行安置。如果私有住宅经批准改为非住宅用房,其安置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对于出租给他人使用的私人非住宅房屋,根据各地方拆迁办法具体规定办理。
如果原使用人经房地产管理机关批准将公有住宅改为非住宅,拆迁时应按照住宅安置标准进行。如果擅自将公有住宅改为非住宅或转租给他人,应将改为非住宅或转租部分的房屋面积从承租总面积中扣除,不作为安置依据。
利用临时建筑、违章建筑从事经营的使用人应在公布的期限内自行拆除。对于非法承租公有非住宅房屋的使用人不予安置。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多个方面,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奖励性补偿费的定义和计算方式,以及房屋拆迁补偿价、拆迁安置费等的计算标准。对于不同情况,如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建制的撤销与不撤销等,也给出了具体的补偿方式及计算公式。
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信息。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依据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的建制是否撤销及是否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确定。拆迁补偿计算标准涉及货币补偿和安置费,包括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补助等。整体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根
“一书四方案”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它详细解释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关于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和方案内容,包括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宅基地房屋倒塌后是否保留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后超过两年未恢复使用,宅基地使用权将不再享有。但对于提问者的情况,其户口仍在农村,老宅虽然残破但仍未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其在拆迁征地过程中应享受相关补偿。因此,在涉及拆迁征地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