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农村土地征收公告应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后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具体实施责任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一) 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 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和地点。
根据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相关规定,各项补偿费用的分配如下:
1. 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 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 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如下:
(1)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 对于不需要统一安置的个人,安置补助费可以直接发放给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集体所有的补偿费用应按以下办法使用和分配:
1. 将补偿费用存放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的专户中。
2. 使用情况应公开,并接受村民的监督。
3. 分配办法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并报乡政府备案。
“一书四方案”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它详细解释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关于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和方案内容,包括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1、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向市、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申请;2、市、县国土部门拟订征地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逐级上报;4、被征地所在人民政府发布征收土地方案的公告;1、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标准是可以申请协调的,土地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后要进行公告,并且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等人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不是直接支付给被征地村民的,而是发放到农村经济集体,再由全体村民共同决定怎样分配。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