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征地批复中一般是要有征地红线图的,征地红线图就是征地的范围的勘测定界图,但如果涉及到国家机密的除外。
《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全面及时公开征地信息
(一)加强征地信息主动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市、县要在严格执行征地报批与实施程序的基础上,加大征地信息主动公开力度,积极主动公开征地中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征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市、县征地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用地还应公开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的文件;
2.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用地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批准情况与申报情况相比发生变化的,转发文件中应明确表述变化后情况);
3.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
4.市、县政府用地报批时拟定的“一书四方案”(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城市建设用地为“一书三方案”,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5.征地批后实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有关材料.
(二)做好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征地过程中,一些不便于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信息,市、县应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依申请公开范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由申请人持有效身份证件申请信息公开.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地报批前征地调查结果、听证笔录;
2.用地批准后征地补偿登记材料;
3.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相关凭证;
4.勘测定界图(国家测绘资料保密规定的涉及军事、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重要工程设施的项目除外);
5.其他属依申请公开范围的有关材料。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关于房屋征收决定的多个法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屋的情形、规划和程序、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征收决定的程序和要求以及救济途径和违法建设的处理等方面。
土地补偿争议及如何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有异议的,可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机关有不同级别和部门的选择。以一起征地行政复议申请书为例,说明了复议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市、县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内容,包括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征地告知书等。同时,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依申请公开,如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等。政府信息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