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来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进行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于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同时,还应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进行补偿,以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1) 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 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 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他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 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如果实行统一安置,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归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如果放弃统一安置,实行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那么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对象为被征地农民。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对于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情况,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如果农村土地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仍然实行统一经营,那么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对于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园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