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颁发拆迁许可证。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发布拆迁公告,通知拆迁范围内的房屋所有权人。
拆迁人书面通知拆迁范围内的房屋所有权人,告知他们拆迁的事宜。
被拆迁人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了解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安置地点和搬迁过渡方式等事项。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承租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1) 达成协议自动履行
根据协议,拆迁人给钱,被拆迁人交房。
(2) 达成协议不履行
如果在拆迁期限内未给予补偿或拒绝搬迁,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诉讼期间,协议一方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3) 拆迁达不成协议
如果拆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向房屋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果房屋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裁决由同级人民政府作出。
a. 当事人认可裁决内容时,可依裁决自动履行。
b.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情况下:
(a) 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在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b) 如果当事人一方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此情况下,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提供货币补偿或安置用房、周转用房,诉讼期间不会停止拆迁的执行。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被征收人若对征地补偿方案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政府需及时公告征收补偿方案等相关内容,并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流程包括公告、制定方案、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审批及费用管理等步骤。
拆迁过程中需要摒弃的错误认识,包括抵触情绪、不了解相关政策、不合理的索赔要求、不合法的抵抗行为和忽视合法程序等。对于拆迁安置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寻求解决,甚至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并需要
征地拆迁中的听证会的两种重要形式。一种是公开听证会,适用于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情况,以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另一种是不公开听证,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况下进行的听证形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听证程序。
征地拆迁中应该向哪个部门提出听证的问题。村民或其他权利人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后10个工作日内,需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听证要求。同时,政府国土房管部门需要研究并处理这些意见,举行听证会并在方案报批时附上相关记录。整个过程中,包括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