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
我国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3年前后开始到1997年止,承包期为1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开始,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指的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期限。要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具体地块;对承包期限不足30年的,要补延到30年,确保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
延长土地承包期后,按规定发包方与农户签定承包经营合同,或者县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并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以法确定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延长承包期三十年,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三十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一方面,农民拥有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可以让农民沉下心来搞生产,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障了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将“不动”的土地资产转化为“流动”的活资产,有力地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创造条件;同时,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方享有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如使用、收益、转让、流转土地经营权等,同时也需要承担维持土地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相关规定,特别是针对林地承包期限的内容。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林地的承包期限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经批准延长。考虑到林地生长周期长、林业开发需大额投资及限额采伐制度等特点,许多地方适当延长了林地的承包期限。农村土
关于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确认需要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同时,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权属和用途的改变需要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政策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特别是针对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限可更长。政策强调“大稳定,小调整”,并规定了小调整的四项原则。同时,整顿“两田制”,限制机动地的面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操作通过合同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