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
时间:2025-04-03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土地是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来获利,有些人也会去承包土地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尽管对于土地承包不陌生,但实际上却只有很少的人关注过土地承包问题,自然不了解它。那么,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一、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按照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承包方式。
家庭承包的特点如下:
- 承包双方当事人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
- 承包对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 根据公平分配和人人有份的原则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
- 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
- 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承包方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土地流转权、土地被征用占用的补偿权等。
-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
- 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物权方式予以保护,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要求。
- 承包收益可以继承,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
二、其他方式承包
其他方式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面等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一种承包方式。
其他方式承包的特点如下:
- 承包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联户和成员,也可以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成员同意的外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甚至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
- 承包对象主要是“四荒”地、养殖水面,及其他零星土地,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 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承包,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运作。
- 承包期有长有短,由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既有长期承包(如50年),也有短期、临时承包。
- 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承包双方协定。
- 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后才能流转。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
- 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债权方式予以保护,通常只享有债权请求权,请求损害赔偿。
- 承包收益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继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家庭承包主要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农户,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承包期较长,权利义务法定。其他方式承包则更注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承包对象更广泛,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样
-
双方写的换地合同是否有效?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
-
一、变更和解除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单方变更和解除合同存在的问题,涉及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方面。承包方可能出现合同主体变更、改变土地使用用途、改变承包性质或建房、承包改租赁及未交纳承包费等问题。发包方则可能受某些因素影响单方干涉承包方经营自主权,或在市场行情变化时单方收回土地或以高额承包
-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面。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的程序,如承包工作小组的产生、承包方案的拟订和公布、承包方案的讨论和同意、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公布等。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和客体。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
拆迁土地可以重新确权吗
-
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