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
时间:2025-04-0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土地是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来获利,有些人也会去承包土地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尽管对于土地承包不陌生,但实际上却只有很少的人关注过土地承包问题,自然不了解它。那么,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一、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按照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承包方式。
家庭承包的特点如下:
- 承包双方当事人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
- 承包对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 根据公平分配和人人有份的原则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
- 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
- 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承包方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土地流转权、土地被征用占用的补偿权等。
-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
- 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物权方式予以保护,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要求。
- 承包收益可以继承,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
二、其他方式承包
其他方式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面等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一种承包方式。
其他方式承包的特点如下:
- 承包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联户和成员,也可以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成员同意的外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甚至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
- 承包对象主要是“四荒”地、养殖水面,及其他零星土地,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 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承包,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运作。
- 承包期有长有短,由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既有长期承包(如50年),也有短期、临时承包。
- 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承包双方协定。
- 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后才能流转。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
- 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债权方式予以保护,通常只享有债权请求权,请求损害赔偿。
- 承包收益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继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及其承包方式。承包人享有对耕地、林地等进行农业生产的权利,并能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家庭承包方式,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承包权利,以户为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并承担义务。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
-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以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五种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承包方可以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但需要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不同流转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内容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方享有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如使用、收益、转让、流转土地经营权等,同时也需要承担维持土地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
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涉及甲方土地所有人和乙方承包方,就土地承包事宜达成条款。包括承包地的详细情况、合同期限、承包价格、结算方式、乙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方面。合同强调了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的条款,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应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限制和原则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规定
-
承包地被强征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