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离开福利院儿童应办理哪些手续

离开福利院儿童应办理哪些手续

时间:2020-07-21 浏览:7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6598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被遗弃或者孤儿,一般是会送到福利院代为照顾的,如果有人收养这些孤儿的,收养关系建立后,孤儿是可以离开福利院的,那么离开福利院儿童应办理什么手续?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离开福利院儿童应办理哪些手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儿童离开福利院的,福利院要查实相关的材料,确定儿童符合离院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出具儿童离院确认书。

《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出现下列情形,儿童福利机构应当为儿童办理离院手续:

(一)儿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出现的;

(二)儿童父母恢复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

(三)儿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恢复监护人资格的;

(四)儿童被依法收养的;

(五)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的委托协议期满或者被解除的;

(六)其他情形应当离院的。

第二十八条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登记保存公安机关出具的打拐解救儿童送还通知书,儿童确属于走失、被盗抢或者被拐骗的结案证明,人民法院撤销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以及能够反映原监护关系的材料等。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登记保存儿童原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的父母恢复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情况报告。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登记保存人民法院恢复监护人资格的判决书。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还应当登记保存父母、其他监护人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提交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身份的材料以及民政部门离院意见等材料。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登记保存收养登记证复印件、民政部门离院意见等材料。

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情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登记保存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的委托协议或者解除委托协议的相关材料。

第二十九条 儿童离院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出具儿童离院确认书。

领养他人的小孩需要进行公证吗

事实上,领养他人的孩子并不一定要进行公证。因为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领养人或者被领养人一致同意,或者有一方要求办理公证领养的,那么才应当办理领养公证。因此,公证并不是领养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双方都认为没有必要,那么就可以不办理领养公证。

所以,领养小孩是否需要公证,取决于领养人或被领养人的意愿,但法律上并不是强制的。

并且,约定进行领养公证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办理领养公证之前,确保领养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原则上是符合领养的法定条件。

2、领养公证在当事人住所地公证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

3、办理领养公证时,当事人应当向公证处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比如身份证明、居委会或是村委会开具的无子女证明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猥亵儿童罪的定义和情形

    猥亵儿童罪的定义及具体情形。中国法律规定对猥亵儿童行为涉及特定情形如多次猥亵、强制猥亵、造成损伤及其他严重后果等,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对猥亵他人等行为有具体处罚规定。

  • 强奸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