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声称,商丘市某小区28号楼为小区会所,属于业主共有。开发商擅自出售给被告程某后,被告程某又擅自租赁给被告商丘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原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的租赁行为无效,并要求停止损害并赔偿损失(每日274元)。
被告程某辩称,他取得了该房产的所有权,该房产并不属于业主共有。他将该房产租赁给被告商丘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合法有效的,应受到法律保护。他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评议时,对于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有如下两种处理意见:
第一种意见: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不是法律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具备适格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应当裁定驳回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的起诉。
第二种意见: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已经经过商丘市睢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于2012年8月28日备案,应当认为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是合格的诉讼主体,故其作为原告起诉是适当的,并应继续进行实体审理。
本案经审委会讨论,同意合议庭第二种意见,认为应继续进行实体审理,理由如下:
首先,《物业管理条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但从其成立、职责及相关财产规定方面分析,业主委员会应属于非法人组织,因为:
1. 业主委员会是依法成立并向政府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
2.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合同,并履行合同。
3. 业主委员会依法接受法律监督,代表业主对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投诉。
4. 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用部位、共用设备有占有支配权。
既然法律法规赋予业主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相应的权利义务,则在相应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就应有其诉讼地位,二者必须统一。
其次,参照2005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春雨花园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复函》([2005]民立他字第8号)中指出“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对外代表业主进行民事活动,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全体业主承担。业主委员会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的,可以作为被告参加诉讼。”本案中,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已经经过商丘市睢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于2012年8月28日备案,因此应当认为商丘市某小区临时业主委员会是合格的诉讼主体,故其作为原告起诉是适当的,并应继续进行实体审理。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甲方与乙方之间关于加盟经营饭店的特许经营合同。甲方提示了签订合同前应注意的特许方主体资格和经营能力等相关风险,双方在友好协商基础上订立本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加盟经营项目、特许经营关系、合同期限、特许范围、加盟条件与要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在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