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国有商业企业资产重组的原则
首先,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加快流通产业的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在流通产业的配置。具体来说“九五”期间要以市场经济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分类指导,对国有商业物资、外贸行业以及批发零售环节实施改组,下大力气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代表我国实力,在国内及国际有竞争力的国有流通大公司、大*团。对于大多数中小流通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出售、破产等形式,加快改组、改制的步伐。其次,坚持国有流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如粮食、原料、大宗进出口商品等的主体地位。第三,充分发挥国有商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商业企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平衡。保证非国有经济的健康运行,实现非国有商业与国有商业的协调发展。
(二)资产重组中使政府行为规范化
第一,政府可以运用传统的行政手段来调整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为资产重组创造宽松环境。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手段打破条块分割、部门阻隔、地方保护,通过行政命令或行政划拨的快捷方式完成资产重组。第二,政府可以利用金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以及产权交易的完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产重组。第三,政府可以利用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聚集使用增量资金,用税收政策来影响企业投资方向。
(三)积极推进要素市场的建立,优化商业资本结构
要素市场的建立是促使资产合理流动,优化重组的重要方式。国有商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着眼点转移到资本结构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上来,盘活沉淀、闲置的资本存量,提高企业整体的资本利用率,为商企的资产重组提供良好的内外部资本环境。完善资本市场,使商业企业充分融资。直接融资中扩大业绩良好的商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募集重组所需的资金投入,间接融资中加强对贷款使用的监督,提高间接融资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使企业资产重组的资金到位。
(四)国有商业企业资产优化重组的途径
建立规模大、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商业企业集团;组建和发展综合商社,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抵御外来经济冲击的能力;发展连锁经营,以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参与连锁经营企业的商品配送中心和管理中心,在自愿基础上联合一些小型商业企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是资产重组全面顺利展开的关键条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意见。文章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保护各类利益主体权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泛发布项目信息、优先引入优秀民间投资主体、多种方式参与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
国有独资企业是否可以不设董事会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应设立董事会,董事会在企业中具有管理、经营和监督等重要职能。但国有独资公司的子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并详细规定了董事会的组成、职责和任期等。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详细说明了国有股权管理的审批程序,包括成立公司、发行股票时的审核内容以及转让配股权时的审核内容。对于国有股权的转让,通知也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向外商转让股权的情况。整体而言,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