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漏税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4-04-2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企业漏税股东的法律责任
有限责任的股东责任
作为公司股东,根据有限责任原则,如果没有滥用股东权利的情况,即使对公司的经营后果不知情,股东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公司责任
公司首先对税务局承担对外责任。根据内部管理,如果执行董事在公司运营管理上存在疏漏或失职,可以追究董事责任。
滥用股东权利的责任
任何滥用股东权利的人,如果将公司资产当作自己的财产占有或使用,公司或其他股东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
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企业法人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1. 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2. 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或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3. 不按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4. 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或出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5.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6. 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对企业法人进行处罚时,应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如果触犯刑律,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的法律处理
偷税罪
尽管偷税漏税罪是一个俗称,但我国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此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我国规定了偷税罪的内容。该条规定了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构成偷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逃避追缴欠税的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不同程度的偷税行为,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且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
公司直接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这些人员提供借款,相关行为无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所得应归公司所有。此外,不符合特定情形的人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犯罪被判处刑罚、破产清算公
-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是不是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
-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
母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