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制度 > 司法人员能否担任人民陪审员

司法人员能否担任人民陪审员

时间:2024-04-03 浏览:8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044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享有与审判人员同样的地位,所以陪审员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担任陪审员有一定的条件,那么司法人员能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司法人员是否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的名额应不少于本院法官数的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公民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必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 年满二十八周岁;

(三) 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 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一般情况下,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六条规定,以下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 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 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七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 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 被开除公职的;

(三) 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四)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五) 因受惩戒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的;

(六) 其他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可能影响司法公信的。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 审阅所陪审案件的材料;

- 参加案件调查;

- 参加合议庭开庭审理案件或案件的调解;

- 参加案件评议。

当人民陪审员遇到以下情形时,有权向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 审判活动违反法定程序;

- 认为案件的事实认定或处理确有错误或者显失公正,但在合议庭未能解决;

- 审判人员未能依法履行职责;

- 审判人员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民陪审员的培训与管理

    人民陪审员的培训、管理及其制度价值。人民陪审员需按计划接受培训,以了解法律法规和审判程序,掌握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民陪审员制度体现了司法为民、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价值,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保障了审判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 二审:人民陪审员的参与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二审程序,特别是涉及人民陪审员参与的情况。在发回重审或再审的案件中,需按一审程序组成合议庭并要有陪审员参与。简易程序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而二审案件则由审判员组成。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二审的立案、开庭等流程。

  •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人民陪审员身份临时且随机选取,而法官具备固定身份和专业法律知识。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法院根据审判需要确定,且候选人的筛选和审查过程严格。审判人员在一定情形下需要回避,如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等,以确保公正处理案件。

  • 陪审员参与诉前保全的能力

    人民陪审员参与诉前保全的能力及其在审判中的相关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是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与法官一同参与审判案件的公民。其人事管理由人民法院的政工部门负责,而日常管理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理部门。担任人民陪审员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拥护宪法、有选举权等。

  • 什么是刑事处罚
  • 不具备担任辩护人的条件有哪些
  • 人民陪审员由那个机关负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