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人民陪审员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人民陪审员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时间:2025-01-28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85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时,一般是由法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的,合议庭人数要单数,那么人民陪审员是不是适用回避制度?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制度适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陪审员都被视为审判人员,因此人民陪审员适用回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一)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 (二)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 (三)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四)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根据该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由审判员三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时,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

人民陪审员的任职资格

担任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年满二十三周岁;
  3. 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 身体健康;
  5.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龄较大、群众威望较高的公民,文化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至高中;
  6.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和执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民陪审员的培训与管理

    人民陪审员的培训、管理及其制度价值。人民陪审员需按计划接受培训,以了解法律法规和审判程序,掌握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民陪审员制度体现了司法为民、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价值,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保障了审判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 特别程序的陪审员是如何的

    人民陪审员的定义、职责、资格条件以及历史背景和意义。人民陪审员是代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行使审判权的重要人员。其制度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体现司法民主。历史上,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曾放宽,以充分代表社会民意。当前,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改

  • 人民陪审员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陪审员都是属于审判人员,所以人民陪审员是适用回避制度的。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

  • 关于刑诉法回避制度的规定适用哪些人

    、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所以,刑诉法规定的回避制度,适用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

  • 哪些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假释
  • 为什么简易程序没有陪审员
  • 民事诉讼一审陪审团的人员资格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