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挪用公司资金。如果股东发现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有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
1. 股东代表诉讼: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2. 直接提起诉讼:如果监事会或监事拒绝提起诉讼,或在收到股东书面请求后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对公司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公司利益。
根据《刑法》第272条的规定,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则构成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种:
1.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
2.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并用于进行营利活动,如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
3. 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也视为“数额较大”。
分公司与股东的概念和关系。分公司是由总公司设立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其业务、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总公司管辖,没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分公司不能成为股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其中分公司需满足一系列设立条
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申请上市的相关问题。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控股子公司可继续申请上市,但需遵守规范运作要求和公司制定的整体发展战略与规划。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承担对控股子公司的指导、监督和相关服务的义务。控股子公司需及时报告重大事项并接受公司监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新民商裁判规则,包括公司为股东担保的效力、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认定、预约合同的性质、保证金账户内资金浮动与金钱质押的关系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外贸代理合同、房产中介责任、环卫机构赔偿责任以及垃圾短信服务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法人变更对社保的影响,明确指出变更法定代表人不会影响社保的参保缴费,已缴纳的部分依然有效。同时强调了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义务及其违反的后果,以及法定代表人变更与社保缴纳的关系。无论法人如何变更,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责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