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赔偿原则是指侵权行为加害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其行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大小为依据,全部予以赔偿。
适用全部赔偿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即责任大小,只能以实际损害为标准,全部予以赔偿。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以加害人过错程度的轻重作为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也不能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作为依据,只能以财产的实际损失和精神利益的实际损害作为赔偿责任大小的标准。
第二,全部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财产损害中,直接损失是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在人身伤害中,医治伤害所支出的医药费等费用是直接损失,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是间接损失;在精神损害中,为恢复权利而支出的费用是直接损失,因精神损害而少收入的利益是间接损失。全部赔偿原则要求损害赔偿不仅要赔偿直接损失,而且对确定的间接损失也要予以赔偿。
第三,全部赔偿应当包括对受害人为恢复权利、减少损害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损失的赔偿。诉讼费用的支出应当视为为恢复权利的必要支出。法律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一方负担,体现了全部赔偿原则的要求。
第四,全部赔偿所赔偿的只能是合理的损失,不合理的损失不应予以赔偿。例如,《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6条-81条规定了人身伤害赔偿范围,其中规定“没有转院证明、未经医务部门的批准,另找医院治疗及擅自购买药品的,其费用原则上不予赔偿”,视为不合理开支。
财产赔偿原则是指侵权行为无论是造成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均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为之。
对于人身伤害,首先,不能用同态复仇的方式进行补偿;其次,不能以金钱计算其价值,既不能用金钱计算出受害人损伤器官的价格,也无法用金钱补偿人身伤害本身;再次,对人身伤害如致死、致伤、致残,应以财产的方式补偿因医治伤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损失多少财产,就应当赔偿多少财产。
对于精神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以财产赔偿为之。纯粹的精神利益损害和精神痛苦,也只能以财产的方式予以赔偿,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救济方法。
损益相抵原则,又称损益同销原则,是赔偿权利人基于发生损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应由损害额内扣除利益,而由赔偿义务人就差额予以赔偿的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原则。
过失相抵原则是在损害赔偿之债中,由于混合过错的成立,而减轻加害人赔偿责任的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的明确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衡-平原则就是考虑当事人经济状况的原则,基于公平、合理、正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纠正不公平的后果。
在适用衡-平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适用衡-平原则的前提必须是已确定赔偿责任构成,在此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大小时,适用这一原则;
第二,衡-平原则的适用顺序应当在适用前四个原则之后;
第三,适用衡-平原则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考虑最多的是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包括社会风俗、习惯、舆论、当事人身份、特殊需求等;
第四,适用衡-平原则时,应当为加害人及其家属留下必要的生活费用。
离婚房产分割的准则,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等。在分割共同财产时,需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同时遵循公平原则补偿财产价值损失。对于消耗、毁损或灭失的财产,另一方无需补偿。此外,离婚房产分割中也涉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财产保险的定义、分类、业务内容、原则及理赔方式。财产保险包括各类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如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等。其原则包括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理赔方式主要有比例责任赔偿、第一危险责任赔偿等四种。财产保险的核心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定及原则。赔偿金作为财产损害赔偿,主要赔偿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损失。分配主体首先是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方式不同于遗产分配,应优先照顾被抚养人利益,并根据与死者的关系等因素适当分割。债权人无权要求分割赔偿金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