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当事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法人或其他组织当事人需要提交登记资料,如《营业执照》副本、工商注册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建设工程法律关系成立后有变更的,应提交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增减工程量的补充合同或备忘录、现场工程签证单等。
1、工程预、决算报告。
2、支付工程款的付款凭证和收款凭证。
3、当事人对工程量、工程质量共同确认的证据,如工程验收、结算凭证、质检报告等。
1、支持诉讼请求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清单,如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的计算清单。
2、当事人认为应当向法庭提交的其他证据。
根据《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根据《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
(二)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书证: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种签约(备忘录、修正案等),业主认可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包括图纸修改指令),技术规范等;承包商的报价文件,包括各种工程预算和其他作为报价依据的资料,如环境调查资料、标前会议和澄清会议资料等。
2、来往信件(书信、电子邮件等):如业主的变更指令,各种认可信、通知,对承包商问题的答复信等。注意,商讨性的和意向性的信件通常不能作为变更指令或合同变更文件。
3、各种会议纪要。
4、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度记录。
5、施工现场的工程文件,如施工记录、施工备忘录、施工日报、工长和检查员的工作日记、监理工程师填写的施工记录和各种签证等。
6、工程照片。
7、气象报告。
8、工程中各种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
9、工地的交接记录(应注明交接日期,场地平整情况,水、电、路情况等),图纸和各种资料交接记录。
10、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记录、凭证和报表等。
11、各种会计核算资料,包括工资单、工资报表、工程款帐单,各种收付款原始凭证,总分类帐、管理费用报表,工程成本报表等。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类型和解决方法。常见的纠纷类型包括勘探纠纷、设计合同争执、施工合同问题、工程款优先级争议等。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或约定解除事由。解决纠纷时,需收集建设合同关系、工程实施证据和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等证据。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