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一种,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被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绿色措施。绿色壁垒的广义涵义是指一个国家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狭义的绿色壁垒则是指一个国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为限制进口和保护贸易而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贸易障碍。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从形式上看,它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对贸易自由进行限制;从实质上看,它是贸易保护与环境保护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由于其合理性和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贸易壁垒。
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绿色革命得以兴起和发展,最终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措施结合起来。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和其他标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可以预见,绿色壁垒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贸易纠纷将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焦点。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现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绿色壁垒存在的原因复杂而深刻: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善了物质条件。然而,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大量物种因为生存环境的破坏而濒临灭绝,森林减少,土壤沙化,湖泊干涸,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政府在制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时越来越重视环境因素,纷纷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在区域间签署环境贸易协定。此外,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也促进了环境政策的制定。这些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条款及例外权在贸易交往中被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转化为贸易壁垒。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易货贸易是一种基于换货的贸易形式,具有灵活性,在交货时间、支付方式和成交对象上都有多种选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易货贸易的退免税规定。易货贸易的出口销售与自营出口销售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相互记账方式,但出口退税处理方式与自营出口退税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状态,比重较低,与货物贸易发展严重不对称。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横向产业发展模式显示,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利润增值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