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除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了发展中国家停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要求。尽管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一些宽限期和资金技术条款,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生产出符合公约规定的替代产品,导致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严重制约。
多边贸易协议允许成员方为了保护某些自然资源或濒危物种的目的,在遵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贸易限制措施。例如,WTO允许成员国在遵守WTO规定的前提下,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环境。
不同国家的国内法规定了对进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的不同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较为隐蔽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涉及商品的技术指标、商品生产方法、商品的包装等方面。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的范围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它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还关注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设计和消费处置过程。因此,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绿色关税制度是发达国家对一些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和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实施贸易制裁的一种方式。然而,绿色关税制度在实施标准上常常存在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的规定,实际上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绿色环境标志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也称为绿色标签。为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产品必须申请并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的批准。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绿色包装制度包括制定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发达国家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危害,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然而,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可能实际上妨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易货贸易是一种基于换货的贸易形式,具有灵活性,在交货时间、支付方式和成交对象上都有多种选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易货贸易的退免税规定。易货贸易的出口销售与自营出口销售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相互记账方式,但出口退税处理方式与自营出口退税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状态,比重较低,与货物贸易发展严重不对称。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横向产业发展模式显示,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利润增值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