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行事务合伙人一定是企业合伙人,合伙人未必是执行事务合伙人;
2、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事务的权限源自于全体合伙人之委托授权,执行事务合伙人与包括普通合伙人在内的全体合伙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法律关系,该等委托法律关系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则的约束;
3、在普通合伙人人数超过一名的情形下,全体合伙人理论上可以委托其中的一名普通合伙人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亦可委托超过两名或多名普通合伙人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4、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各合伙人组建合伙企业是为了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如果某一合伙人自己又从事或者与他人合作从事与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势必影响合伙企业的利益,背离合伙的初衷;同时还可能形成不正当竟争,使合伙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损害其他合伙人的利益。因此,《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2、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合伙企业中每一合伙人都是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如果自己与合伙企业交易,就包含了与自己交易,也包含了与别的合伙人交易,而这种交易极易造成损害他人利益。因此,《合伙企业法》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3、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本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过程中,不得为了自己的私利,坑害其他合伙人利益,也不得与其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合伙企业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有限合伙企业的协议内容。该协议规定了合伙企业的名称、住所、合伙目的、经营范围及合伙期限等。同时,详细阐述了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包括首期出资和后期出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此外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
合伙企业的设立过程和相关规定。全体合伙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就成立有限合伙企业事宜协商一致并订立协议。合伙企业包括名称、住所、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等内容。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等也有详细规定。利
有限合伙企业在税务方面的显著优势。相比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有限合伙企业在19美国联邦税收改革法下,利润或亏损可直接流入投资者个人名下,避免双重纳税问题,并享有较低的税率。此外,合伙企业作为直流课税主体,在税务上只是一个管道,其优势之一是本身没有可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