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口本和身份证
2、结婚证
3、由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
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需前往立案大厅,经过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案件予以立案。若双方不在同一居住地,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申请人需到被告所在地提起诉讼。在提起离婚诉讼申请时,需提供以下证件:
A、请求判决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B、户口本
C、身份证(包括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D、结婚证
2、案件立案后,立案庭将案件移交至民事庭进行审理。
3、民事庭受理案件后,将传票发给被告,要求其在指定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申请人到庭参与诉讼。
4、双方到庭后,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的程序。调解的结果有三种可能:
A. 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申请人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B. 经调解后,被告同意离婚请求,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达成协议,申请人撤回起诉,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
C. 经调解后,申请人仍坚持离婚要求,被告不同意,或双方对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存在争议。此时,法院将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5、法院通过开庭审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作出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所面临的离婚限制。在这个特定期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女方则没有限制。这是出于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权益的考虑。参考案例包括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和法院应当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特殊情况。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