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修正)》第四十六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 重婚的;
(二)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 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
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不支持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双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过错情形,一方或双方向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不忠行为通常被称为“婚外情”,我国法律上主要规定了三种夫妻不忠行为,即通奸、同居、重婚。
通奸指偶尔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关于通奸的法律后果,我国现行婚姻法在第四十六条列举的需要承担过错赔偿责任的过错行为中,并未将通奸列入其中。因此,针对通奸行为一方提起的损害赔偿主张,严格说缺乏法律依据。在实践中,法院一般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考虑适当照顾无过错的一方,即让与他人通奸一方适当少分财产。
最高法司法解释将同居定义为“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同居的法律后果是婚姻法明确规定的过错行为,行为人为过错方,另一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理论上说,除了少分或不分财产外,还存在以其个人财产作出赔偿的可能性。
重婚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并且周围的人也认为其为夫妻,构成重婚罪。此外,明知他人有配偶还为上述行为的,同样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的法律后果是构成重婚罪后,除了需要依据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外,在民事上,婚姻中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仍可主张损害赔偿。
如果男女分手后一方遭受到另一方的威胁恐吓,如果是威胁人身安全的,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的;
(五)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六)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夫妻债务与出轨行为的法律影响。根据婚姻法,出轨不会导致债务清偿变化,共同债务由双方承担,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属,书面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出轨行为若符合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可能影响财产分割,需收集证据以影响离婚财产分割。共同债务离婚时,需
婚外情证据的获取方式,包括照片、录音、录像等。这些证据在收集时,需要结合其他辅助证据来证明婚外情的事实。虽然存在诸多方法收集证据,但应注意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证人证言是另一种方式,但同样需要合法合规地获取。
离婚时丈夫是否有权申请冻结妻子的存款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一方可能转移财产时,才可以申请冻结存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男方不同意离婚时的处理方法,女方可以通过诉讼离婚,法院会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等条件进行调解和判决。
离婚中丈夫与人通奸是否能索赔的问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旨在救济和补偿无过错方,但通奸行为不等于配偶与他人同居。通奸是秘密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而同居是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根据《民法典》规定,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请求损害赔偿,但不包括单纯的通奸行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