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产分割协议签字与什么时候判决离婚是没有关系的,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一般要在6个月内宣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生效的离婚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应该积极履行。一方拒不执行判决的,另一方可以持判决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法院的判决是赋予国家强制力的,应该主动履行。如果不履行有三个后果:
1、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措施很多,可以对住宅进行搜查,包括拍卖、变卖、扣押你的财产,冻结银行帐户,还可以查封住宅。
2、如果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处于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并且可以重复适用。
3、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严重的,就触犯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就算经过了以上处罚,行为人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永远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只是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中止执行,等到行为人有财产可以执行的时候,法院就会恢复执行。
判决生效后,执行前,离婚双方当事人达成关于财产、子女问题的协议有效吗?
生效的法律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受法律保护。判决书是在双方发生争议且协商无法解决时,通过法律的权威来强制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因此,在一方拒绝执行时,可以持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处理自己的事务和利益,法院不宜干涉和介入。
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在法律效力上的等同性,尤其在财产分割方面的差异。登记离婚中的财产分割主要依据当事人意愿,而诉讼离婚后对财产有争议则不可再次起诉。另外,离婚后有关财产诉讼的情形以及处理原则也得到了详述,包括漏分财产的处理和已判决财产的处理等。
儿子结婚时有债务能否离婚的问题。法律规定婚姻关系的存续与债务无关,夫妻可协商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离婚。离婚时,共同债务应以共同财产偿还,双方负有连带清偿责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生活债务和共同生产、经营债务。在债务清偿前,不得先行分割共同财产。
离婚案件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原则。根据《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男女在财产分割中应平等对待,同时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在分割财产时,应遵循有利生活和方便生活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对于消耗、毁损、灭失的
老公出轨导致离婚的情况下的法律程序和相关问题。离婚条件依据《婚姻法》,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时可离婚。涉及孩子抚养、抚养费、共同财产分割等问题。协议离婚需准备离婚协议书、结婚证和身份证,诉讼离婚可在被告住所地或居住超过一年的法院提起。涉及财产分割的费用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