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税务总局的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与被赡养老人是否有退休金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子女在纳税时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权益。
1. 被赡养老人需年满60周岁,只要有1位老人符合这个条件,就可以享受扣除。
2. 被赡养的老人必须是自己的父母、养父母、继父母,或者是失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和公婆不在专项扣除的范围内。
3. 专项附加扣除与被赡养老人的数量无关,只要有1位以上的被赡养老人,就可以按照2000元的标准进行扣除。
4. 对于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情况,每人最多可扣除1000元,总额不超过2000元。即使其他子女领取失业保险,也不能将额度转让给有工作的子女。
如果是独生子女,只要父母中有一人年满60岁,不论父母是否有养老金、养老金多少,只要父母还健在,都可以在纳税前依法享受每年24000元的扣除额度,即每月分摊2000元。对于非独生子女,可以与兄弟姐妹平均分摊,也可以按约定或由父母指定分摊,但每个子女每月最多可分摊1000元的扣除额度。一旦选择了分摊方式,在一年内不可更改。
另外,如果父母已去世,但祖父母尚在世,代替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同样可以享受赡养费个税定额扣除额度。赡养祖父母的个税扣除额度与赡养父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定额扣除意味着无论赡养多少个老人,税前可扣除的赡养费用都是一样的。赡养人数的增加不会导致扣除额度的增加或翻倍。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女不能拒绝赡养义务,只要养父母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养女就有赡养义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继承法中关于私生子赡养生父亲父母的问题。私生子与生父之间有血亲关系,父母必须履行抚养义务,私生子有权利得到抚养费。私生子在继承方面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以及刑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且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刑法对拒绝扶养年老或无力生活的人的行为有处罚。再次强调,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推卸责任。
中国婚姻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以及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如赡养费计算、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护理费用、住房费用和生病治疗问题等。文章强调了赡养义务的重要性和确定赡养费标准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