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的赡养义务是同等的,无论是否多分财产。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至第19条的规定,赡养人的具体义务包括:
对于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赡养人应给予照顾和扶助。对生病的父母,赡养人应给予悉心照顾。
父母进入老年后需要亲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独感。精神赡养是社会经济发达以后更为重要的赡养义务。赡养老人这一义务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条指出:“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所以,尊老敬老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法律鼓励每一位公民对老人多关心照顾,多尽一份孝心。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对于没有孝心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老人生前与儿子同居时,其他子女如何分配遗产的问题。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其他子女如果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可以少分或不分遗产。继承人之间可协商不均等分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起诉、庭审和诉讼执行三个阶段。
父母由一个子女赡养时,其他子女在遗产继承方面的权益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其他子女可能会被减少或不分配遗产。同时,不赡养老人会产生法律后果,包括支付赡养费用、刑事责任等。
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否受财产分配影响的问题。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上的供养、日常生活中的扶助和精神上的慰藉,无论子女是否分得更多财产,其赡养义务都是同等的。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子女,法律允许在分配遗产时多分,而对于不尽扶养义务的子女,则应当不分或少分
关于代位继承权的争议案件。李老先生的继女阿-英的儿子小山要求代位继承张女士的遗产。关于小山是否享有代位继承权存在分歧,但根据继承法规定,小山可以代位继承其母阿-英有权继承的份额。最终,法院判决根据各继承人尽赡养义务的情况分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