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不赡养老人的情节严重,例如造成老人严重损害等情形,是有可能丧失继承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七条的规定,继承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丧失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然而,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而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获得更多份额。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而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获得较少或不获得遗产份额。当然,如果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配遗产。
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本分,同时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也就是说,老人随时都有权要求其成年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或支付赡养费。
如果生活中出现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情况,老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子女不赡养老人通常涉及许多因素,但这并不妨碍子女的赡养义务。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都需要子女赡养老人或支付赡养费:
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性质及断绝关系的协议效力问题。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基于自然血缘,不能通过协议解除,断绝关系协议无效。父母子女关系分为自然血亲与拟制血亲,前者无法解除,后者可因法律行为或实际抚养关系解除而终止。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效,包括断绝父
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能分得父亲的房产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儿子可能会丧失继承权,是否能分得房产取决于具体情况。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赡养协议书的格式要求和起草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和继承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可能会丧失继承权,而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老人有权随时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能拒绝。若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老人可通过民政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情况下子女仍需履行赡
关于父子断绝关系的法律支持问题。我国法律不支持断绝父子关系的行为,因为父子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法律明确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与赡养义务。同时,探讨了赡养义务的法律特征,包括后赡养义务的产生、主体、对象和内容等。后赡养义务产生于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