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的共同处理权。但在军人离婚案件中,判断某一项财产是否为军人个人财产的标准是该财产是否具有严格的专属于军人特定身份的性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
对一次性发放给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的分割问题,应考虑军人的服役年限和婚姻关系存续年限,公平合理地处理。具体的划分方法是,将发给军人的上述费用按年份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其中一部分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对应的款项,为夫妻共同财产,其余部分为军人个人财产。具体年限的计算方法为,用人均寿命七十岁减去军人入伍时的实际年龄,得到军人自参军至七十岁期间,将国家发给的一次性费用除以该期间,平均分为若干份,每一份所对应的份额即为军人自入伍后每年所应得到的费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在7日内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不予受理的特殊情形包括: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领取了离婚证后,一方反悔但原婚姻登记机关未撤销离婚登记的。军人离婚财产分割案件同样适用上述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
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分割按照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的方法进行。具体年平均值是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七十岁与军人入伍时的实际年龄的差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因此,军人的住房补贴应属夫妻共同财产,在双方离婚时,一般应由夫妻平均分配。
军人由于履行特殊义务,除了日常工资外,还包括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复员费、转业费等。在军人离婚时,这些财产的分配必须先确定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财产一般平均分配。
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部队发放的住房补贴是否属于个人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的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
年平均值指的是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七十岁与军人入伍时的实际年龄的差额。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规定的计算方法,复员费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等于复员费总额除以(70-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乘以夫妻关系存续年限。
军人离婚与其复员转业并不一定同步进行,此时军人的配偶只享有对复员费、转业费的期待权。将来一旦军人复员后转业,其原配偶可以请求分割复员费、转业费。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离婚时房贷增值部分的分割法律规定。当双方对房产价值和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竞价、评估机构按市场价评估、拍卖等方式。对于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产,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判决其使用,而非归属。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适用司法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
婚前房产婚后能否增加所有权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财产拥有者的同意下,可以在婚后将另一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但需缴纳契税并遵循当地房管部门的要求。婚前房产的归属情况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婚前个人购房、婚后购房等情况。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